1979年就职于建阳县瓷厂(水吉池中)
1979年10月福建省委为了发掘本土文化遗产,在工艺美术学院倡导下,省科委向省委申请专项经费数拾万元。由美院陶瓷系梅建鹰教授率领郭福亭、杨大申两位老师,省科委指派省轻工研究所赫主任带领刘唐慎、孙建兴、邹应霖、李陆坤、祝武成等多位老师,抽调建阳水吉瓷厂陈翼、曾腾甫、何华、陈建飞等3个部门人员组成了恢复宋代建窑兔毫盏科研小组。
1973年就职于水吉公社陶瓷耐火材料厂(与熊忠贵同事)
1992年在建阳3公里陶厂与张修潘共同制釉
1993年与蔡炳盛在政和县陶器厂烧窑
2007年配合刘唐慎在武夷山烧制建盏
2013年指导孙福昆制作建盏
2014年指导叶兴旺兄弟制作建盏
出现于商代以专烧制瓷器的龙窑,因斜卧似龙而得名。依山而建,因地制宜的龙窑,借助由下而上的山体,窑火焰可顺势向上并借助窑内的回火设计,以达到省柴及长时间保温的功效。
我国窑炉的一种形式。多建筑在江南地区坡地上。最早发现于浙江上虞,为商代窑址。窑长条形,依山坡所建,由下自上,如龙似蛇,故名。亦称蛇窑、蜈蚣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