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窑建盏的今生(之一)传承瓷艺的艰难跋涉

2020-07-28 17:34

在中国陶瓷史上,福建北部建阳池中、后井所出产的建窑黑瓷盏是一朵奇葩,也是中国人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因地制宜创造奇迹的典范。建窑瓷盏的美是独特的,是反向思维的代表。中国陶瓷自始烧以来就一直按照传统审美的思路发展,在器物的外观上追求颜色的清浅,故釉由黑变酱、再青、再白、再透明无色;在器物的形体上追求秀雅轻薄,在保证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强化装饰性。而建窑烧制茶盏则恰恰走了一条相反的路子,颜色深沉,形体厚重,大巧若拙、大雅若俗。而且建窑器的胎土、釉料、制作工艺不变,产生出来的器具外观却千变万化,不相雷同,完全自然形成,是自身气质的表现,这也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所推崇的。

由于历史的原因,自宋以降,建窑已经湮没了六百年,直到20世纪初,日本人山本由定找到建窑的窑址并作了详细的考察,由此揭开了建窑神秘的面纱。

为了恢复、探索烧制建盏的技艺。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阿弗雷德率先烧制出了外观有斑点的黑釉碗。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奈良市陶瓷家安藤坚用了6年时间,经过万余次的烧成实验,仿制出了六只与宋代建窑曜变天目碗颇为相似的产品。但陶瓷权威专家认为,这些仿制品与宋代老盏相比,无论是形似还是质似,还有很大的差距。

所有这些,极大地刺激了已经改革开放的中国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梅建鹰教授看到日本人对建盏如此垂青,并不断将建窑所取的瓷土不间断地进行烧成试验,爱国主义的热情使他按捺不住,于是,他向陶瓷系党委书记王舒冰力陈要将建窑建盏恢复的事纳入重要日程。王舒冰立即通过组织,电告福建省政府,陈诉恢复建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于是,1979年9月,福建省科委拨出专款30万元,用于研制建盏的攻关事宜。很快,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福建省轻工所和建阳瓷厂等部门和单位组成了仿制建窑宋瓷“建盏”兔毫釉科研小组,全力破解古代建盏的烧制技术。**批攻关小组由省轻工研究所刘唐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研究生郭富亭、建阳瓷厂技术工何华、许家有、叶礼忠等组成,之后不断扩大。

在“建盏一条街“潭艺轩”建盏店,笔者见到这位当年攻关小组成员之一的何华。面见这位何师傅,风霜的岁月,他已两鬓花白。只见他立马站起来称笔者“李老师”。他说;“五十年前,我在池中小学读书时,记得您**天上课时,就在黑板上用粉笔写下‘李加林’。让同学知道您的名字。”此话立即遥想到当年真实的场景。师生的情谊,使他消除了疑虑,他便无所不谈。他说:“我在小组和省轻工研究所小邹负责搜集釉水,叶礼忠负责拉坯,许家有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郭富亭负责烧成。经过上百次的烧成试验,终于在1980年初试成功。”

1981年5月7日—10日,福建省科委邀请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轻工部陶瓷所、上海博物馆、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浙江美术学院、厦门大学、福建省轻工厅等三十多个单位的五十多位专家、学者对仿古建盏产品进行鉴定。分析结果后专家在鉴定书上写明:“仿宋兔毫盏无论在造型上、釉面效果上、具备宋瓷兔毫盏所具有的传统风格和特点。不仅达到形似、质似,而且还达到神似。”无论是釉色、纹理,还是胎骨、造型等都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水平!此举,标志着沉默六百余年的黑釉建盏重现人间,这颗瓷坛皇冠上的“黑珍珠”终于揭开神秘的面纱,再次惊艳于世!

采访中,何华引以自豪地对我说:“李老师,我可不瞒给您说,当年在送检的186多件仿古建盏参展中,采用我的釉水烧成的送检产品就达152件。”“当年为了寻求釉水配方,我几乎踏遍建盏附近方圆数十公里的山坡、田地……。”

尽管时光过去38年,迄今为止还记得:在此次鉴定会上,刚走上新闻岗位的笔者,在采访中有幸结识了前来参加鉴定会的专家、教授们。会中,有人捧着一块状似褐黄色羽毛斑纹的建盏让与会专家仔细端详。在旁考古专家指明这就是从建窑里挖掘出的宋代鹧鸪斑建盏。良久,来自浙大资深教授邓白先生捋着花白胡须,情不自禁地诵读出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建安瓮碗鹧鸪斑,谷帘水与月共色”和清代诗人蒋蘅的“或有点点鹧鸪斑,亦有毵毵兔毫茁”的诗句来。看到碗内外白圆如珠地散缀在紫赤相间条纹上的斑纹,如同鹧鸪胸部的羽毛,异常神似,煞是好看,在场人士都赞不绝口。

据悉,鹧鸪斑建盏比兔毫盏更加珍贵。在烧制建盏中,鹧鸪斑可谓凤毛麟角,烧成倍加难得。权威专家认为,凡有“供御”、“进琖”字样的建盏,都属兔毫斑。迄今考古专家还未发现鹧鸪斑纹的建盏有此字样,说明要想烧制鹧鸪斑的建盏进贡皇上,绝对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足见鹧鸪斑的珍贵。

鹧鸪斑建盏被世人垂青的年代当推宋代“斗茶”年间。当兔毫斑茶盏在庙高之堂或市井坊间风靡一时后,鹧鸪斑建盏闪亮登场,即刻引得斗茶人的刮目相看!当一只只美轮美奂的状如鹧鸪羽毛的茶盏映入眼帘时,立即惊艳四座。难怪黄庭坚赞曰:“纤纤捧,研膏溅乳,金缕鹧鸪斑。”杨万里喜道:“鹧斑碗面云萦字,兔毫瓯心雪作泓。”就连脱俗僧人惠洪也不得不夸:“点茶三昧须绕汝,鹧鸪斑中吸春露。”陆游更有“棐几砚涵鸲鹆眼,古奁香斮鹧鸪斑。”的诗句将此盏与文房四宝相提并论。

谈及鹧鸪斑建盏,国内有位知名陶瓷专家深深感叹道:“此种品相绝好的一块鹧鸪斑建盏,举世无双,只可惜被日本人收藏,现珍藏在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内被视为国宝。”遥想当年,出自芦花坪的鹧鸪斑建盏是如何被“转嫁”抑或“迫嫁”到东瀛,是无奈抑或是被迫?仿佛又听到鹧鸪“咕咕!行不也哥哥!”的哀鸣声!

仿古兔毫斑建盏虽然烧制成功,由于当时人们尚不了解这块“黑精灵”建盏“隐”性的无穷魅力,导致市场的冷清。高额的项目经费难以解决,项目组被迫解散,官方建盏研究一度戛然而止。

然而,真正热爱建盏的人并没有放弃。毕业于西北轻工业学院陶瓷专业(现为陕西科技大学)的建窑宋瓷“建盏”兔毫釉恢复科研小组成员孙建兴在鉴定会结束之后,于当年底他即被调往南平。他看到建盏的前景无限。1982年,他与同在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的妻子栗云运用在建阳建窑的实验成果,经过无数次的烧成试验,帮助南平陶瓷厂仿制出了**批兔毫盏,该制品经有关单位(所)专家鉴定,确认仿制是成功的。与此同时,为了建窑建盏烧制技艺更完整地得到传承,于1991年夏,孙建兴的那位已离休5年的岳父栗金旺,看到女儿女婿成天价没日没夜地与泥巴打交道,便领头创办起闽北首家民营科研机构——福建南平星辰天目陶瓷研究所。一家人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建盏的科研中。

秋去冬来,春华秋实。一晃20多个春秋,在他孜孜以求,执著创新的理念下,如今,已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盏技艺传承人的孙建兴带领着他的团队已先后成功研制出了黑釉金、银、黄、红、蓝、虹彩兔毫盏;金、银、红、蓝、虹彩油滴盏;白点、蓝点、黑点、银点、虹彩点鹧鸪斑建盏和异毫、毫变、窑变、黄天目、蓼冷汁、灰被、铁绣斑、木叶、玳瑁、柿红釉等三十几种建盏,真正揭开了建盏烧制的奥秘。因此,他理所当然成为恢复、仿制建盏的领军人。

一叶一枝不成林,万紫千红春满园。岁月如梭,伴随着改革开放吹来了和煦的春风,地处建窑所在地的一些明智之士从消费者的价值取向和市场大气候中,从弘扬、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巨大声浪中,以前瞻性的目光,悟出眼皮底下的无价瑰宝——黑釉瓷器恢复、开发的价值,便一而再,再而三地吁请疾呼。明智的当地政府、部门领导同样看到建盏恢复、开发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于是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恢复、传承的正式文件和优惠举措。自2012年起,先后开展了成立协会、辟建商街、资助企业、招商引资、抱团参展、注册商标、出版图书、竞艺比赛、送样检测、设立微博、搭台宣传等等全都围绕建盏为主题的工作和活动。2017年2月,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陈吉亲率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专家、学者到建阳水吉建窑遗址、武夷山遇林窑遗址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及建窑建盏技艺传承人作坊调研、考察后,陈吉副厅长表示将认真研究、推动支持“建窑建盏制作技艺”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增设、非遗传承人等级提升等工作,省文化厅还计划与南平市政府共同举办建窑建盏专题大型展览及评奖活动,之后推出到沈阳、贵州、陕西进行系列展览;由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市文广新局与建阳区政府共同举办建窑建盏新秀选拔大赛;出版《中国建窑建盏大观》;在《中国文化报》和省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开辟专栏等,为建窑建盏从艺人员提供更大的展示平台,加大力度宣传推广建窑建盏文化品牌。

建阳建窑建盏协会自2013年组建以来,先后在北京、上海、厦门、广州、西安、泉州、福州等诸多大中城市设立分会。会员由原来百余人发展至370余人;烧制仿古建盏个企由原先16家骤增至1600多家。经营建盏、古玩的商铺多达数百家。

百转千回,建盏又与以武夷岩茶为代表的建茶重逢了。以选用黑釉茶盏盛茶、饮茶之风已然渐成时尚,此风正在逐渐从闽北刮到福、厦、漳、泉等沿海地区,进而乃至京城都市流行。走进茶店,最显眼的柜里必有几件精美的建盏与大红袍、金骏眉、正山小种等名茶陈列在一起,相得益彰,缺一不可。茶友们聚在一起,端着用金兔毫、银油滴斑纹的茶盏,盛上绿莹莹、金黄色的茶汤品茗,惬意极了。在2015年5月上海国际礼品节上,笔者亲眼目睹了一位名唤北岸的日本茶道专家,以百万元购得二件仿古金油滴茶盏,喜不自禁的心情挂在脸上。2016年11月6日上午,在保利(厦门)2016秋季拍卖会上聚贤建窑文化研究院院长陆金喜所创作的“新建窑曜变天目建盏”以112.7万元成交,刷新近年来福建籍作者同类仿制建窑作品的国内拍卖最高成交价纪录。

随着建盏重回茶饮,需求量的日益倍增,使得沉寂了千年的芦花坪又重新开始喧闹起来。蛙声、蝉声、鹧鸪声一齐发出欢快的叫声,鹧鸪重新张开它美丽的羽翅,熄灭数百余年的碗窑重新燃起熊熊的炉火。以国际工艺大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李达、孙建兴、黄美金、黄文勇父子、蔡炳昆、蔡炳龙、蔡炳盛三兄弟、阙梅娇、肖艳母女、许家有、何华、叶礼忠、詹贵溪、孙福昆、熊忠贵、谢松青、黄祥元等为代表的一批新老制瓷人才经过千炉百炼,终于烧制成功兔毫斑、鹧鸪斑、油滴斑、柿红斑、异毫斑、金油滴、七彩曜变等多种彩斑建盏。看到栩栩如生,状如野兔毫毛、鹧鸪羽毛神韵的建盏重新问世,仿如一只只野兔、鹧鸪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人们面前,都为之欢呼,为之感慨!何华龙窑,何华建盏